分布式一致性之两阶段提交协议、三阶提交协议

知乎 · · 1739 次点击 · · 开始浏览    
这是一个创建于 的文章,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前言

最近在学习一些分布式系统中的基础知识,看到了前人总结的非常好的博客。在作者申明可以转载的情况下,将它们转载到自己的专栏。既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也为了更好的理解原文。接下来的篇幅末尾,会将参考的篇幅列举出来,感兴趣的可以读一下参考的博客。笔者是在前人博客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和适当的配图,使得文章更易理解。


原文内容

随着大型网站的各种高并发访问、海量数据处理等场景越来越多,如何实现网站的高可用、易伸缩、可扩展、安全等目标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解决这样一系列问题,大型网站的架构也在不断发展。提高大型网站的高可用架构,不得不提的就是分布式。在分布式一致性一文中主要介绍了分布式系统中存在的一致性问题。本文将简单介绍如何有效的解决分布式的一致性问题,其中包括什么是分布式事务二阶段提交三阶段提交


分布式一致性回顾

在分布式系统中,为了保证数据的高可用,通常,我们会将数据保留多个副本(replica),这些副本会放置在不同的物理的机器上。为了对用户提供正确的增\删\改\查等语义,我们需要保证这些放置在不同物理机器上的副本是一致的。

为了解决这种分布式一致性问题,前人在性能和数据一致性的反反复复权衡过程中总结了许多典型的协议和算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二阶提交协议(Two Phase Commitment Protocol)、三阶提交协议(Three Phase Commitment Protocol)和Paxos算法


分布式事务

分布式事务是指会涉及到操作多个数据库的事务。
其实就是将对同一库事务的概念扩大到了对多个库的事务。目的是为了保证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一致性。分布式事务处理的关键是必须有一种方法可以知道事务在任何地方所做的所有动作,提交或回滚事务的决定必须产生统一的结果(全部提交或全部回滚)

在分布式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在物理上相互独立,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和协调。

由于存在事务机制,可以保证每个独立节点上的数据操作可以满足ACID。但是,相互独立的节点之间无法准确的知道其他节点中的事务执行情况。所以从理论上讲,两台机器理论上无法达到一致的状态。

如果想让分布式部署的多台机器中的数据保持一致性,那么就要保证在所有节点的数据写操作,要么全部都执行,要么全部的都不执行。但是,一台机器在执行本地事务的时候无法知道其他机器中的本地事务的执行结果。所以他也就不知道本次事务到底应该commit还是
roolback。所以,常规的解决办法就是引入一个“协调者”的组件来统一调度所有分布式节点的执行。


如何实现分布式一致性?

二阶提交协议三阶提交协议就是最早提出解决分布式一致性的方案。


2PC-二阶段提交协议

二阶段提交(Two-phaseCommit)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以及数据库领域内,为了使基于分布式系统架构下的所有节点在进行事务提交时保持一致性而设计的一种算法(Algorithm)。通常,二阶段提交也被称为是一种协议(Protocol))。

在分布式系统中,每个节点虽然可以知晓自己的操作时成功或者失败,却无法知道其他节点的操作的成功或失败。

当一个事务跨越多个节点时为了保持事务的ACID特性,需要引入一个作为协调者的组件来统一掌控所有节点(称作参与者)的操作结果并最终指示这些节点是否要把操作结果进行真正的提交(比如将更新后的数据写入磁盘等等)。

因此,二阶段提交的算法思路可以概括为: 参与者将操作成败通知协调者,再由协调者根据所有参与者的反馈情报决定各参与者是否要提交操作还是中止操作。

所谓的两个阶段是指:

  • 第一阶段:voting phase 投票阶段
  • 第二阶段:commit phase 提交阶段
二阶段提交协议
  • 投票阶段

事务协调者给每个参与者发送Prepare消息,每个参与者要么直接返回失败(如权限验证失败),要么在本地执行事务,写本地的redo和undo日志,但不提交,到达一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状态。

    • 投票阶段的三步骤:
准备阶段的3步骤
1)协调者节点向所有参与者节点询问是否可以执行提交操作(vote),并开始等待各参与者节点的响应。

2)参与者节点检查事务权限,执行询问发起为止的所有事务操作,并将Undo信息和Redo信息写入日志。
【注:为什么在执行任务前需要先写本地日志,主要是为了故障后恢复用,本地日志起到现实生活中凭证 的效果,如果没有本地日志(凭证),出问题容易死无对证;】

3)各参与者节点响应协调者节点发起的询问。如果参与者节点的事务操作实际执行成功,则它返回一个”同意”消息;如果参与者节点的事务操作实际执行失败,则它返回一个”中止”消息。
  • 提交阶段

如果协调者收到了参与者的失败消息或者超时,直接给每个参与者发送回滚(Rollback)消息;否则,发送提交(Commit)消息;参与者根据协调者的指令执行提交或者回滚操作,释放所有事务处理过程中使用的锁资源。(注意:必须在最后阶段释放锁资源)

接下来分两种情况分别讨论提交阶段的过程。

情况-1 当协调者节点从所有参与者节点获得的响应消息都为”同意”时,提交过程如下图所示:

1)协调者节点向所有参与者节点发出”正式提交(commit)”的请求。
2)参与者节点正式完成操作,并释放在整个事务期间内占用的资源。
3)参与者节点向协调者节点发送”完成”消息。
4)协调者节点受到所有参与者节点反馈的”完成”消息后,完成事务。

情况-2 如果任一参与者节点在第一阶段返回的响应消息为”中止”,或者 协调者节点在第一阶段的询问超时之前无法获取所有参与者节点的响应消息时:

1)协调者节点向所有参与者节点发出”回滚操作(rollback)”的请求。
2)参与者节点利用之前写入的Undo信息执行回滚,并释放在整个事务期间内占用的资源。
3)参与者节点向协调者节点发送”回滚完成”消息。
4)协调者节点受到所有参与者节点反馈的”回滚完成”消息后,取消事务。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第二阶段都会结束当前事务。

  • 二阶段提交的缺点

二阶段提交看起来确实能够提供原子性的操作,但是不幸的事,二阶段提交还是有几个缺点的:

1、同步阻塞问题
执行过程中,所有参与节点都是事务阻塞型的。当参与者占有公共资源时,其他第三方节点访问公共资源不得不处于阻塞状态。也就是说从投票阶段到提交阶段完成这段时间,资源是被锁住的。

2、单点故障。由于协调者的重要性,一旦协调者发生故障。参与者会一直阻塞下去。
尤其在第二阶段,协调者发生故障,那么所有的参与者还都处于锁定事务资源的状态中,而无法继续完成事务操作。
【协调者发出Commmit消息之前宕机的情况】
(如果是协调者挂掉,可以重新选举一个协调者,但是无法解决因为协调者宕机导致的参与者处于阻塞状态的问题

3、数据不一致。在二阶段提交的阶段二中,当协调者向参与者发送commit请求之后,发生了局部网络异常或者在发送commit请求过程中协调者发生了故障,这回导致只有一部分参与者接受到了commit请求。而在这部分参与者接到commit请求之后就会执行commit操作。但是其他部分未接到commit请求的机器则无法执行事务提交。于是整个分布式系统便出现了数据不一致性的现象。

4、二阶段无法解决的问题:------ 极限情况下,对某一事务的不确定性!
【协调者发出Commmit消息之后宕机的情况】
协调者再发出commit消息之后宕机,而唯一接收到这条消息的参与者同时也宕机了。那么即使协调者通过选举协议产生了新的协调者,这条事务的状态也是不确定的,没人知道事务是否被已经提交。

由于二阶段提交存在着诸如同步阻塞、单点问题、脑裂等缺陷,所以,研究者们在二阶段提交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提出了三阶段提交。


3PC-三阶段提交


三阶段提交(Three-phase commit),也叫三阶段提交协议(Three-phase commit protocol),是二阶段提交(2PC)的改进版本。
三阶段提交示意图

与两阶段提交不同的是,三阶段提交有两个改动点。

1、引入超时机制。同时在协调者和参与者中都引入超时机制。
2、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插入一个准备阶段,保证了在最后提交阶段之前各参与节点状态的一致。

也就是说,除了引入超时机制之外,3PC把2PC的投票阶段再次一分为二,这样三阶段提交就有CanCommitPreCommitDoCommit三个阶段。

为什么要把投票阶段一分为二?

假设有1个协调者,9个参与者。其中有一个参与者不具备执行该事务的能力。
协调者发出prepare消息之后,其余参与者都将资源锁住,执行事务,写入undo和redo日志。
协调者收到相应之后,发现有一个参与者不能参与。所以,又出一个roolback消息。其余8个参与者,又对消息进行回滚。这样子,是不是做了很多无用功?
所以引入can-Commit阶段,主要是为了在预执行之前,保证所有参与者都具备可执行条件,从而减少资源浪费。
三阶段提交协议
  • CanCommit阶段

3PC的CanCommit阶段其实和2PC的准备阶段很像。协调者向参与者发送commit请求,参与者如果可以提交就返回Yes响应,否则返回No响应。

1.事务询问 协调者向参与者发送CanCommit请求。询问是否可以执行事务提交操作。然后开始等待参与者的响应。
2.响应反馈 参与者接到CanCommit请求之后,正常情况下,如果其自身认为可以顺利执行事务,则返回Yes响应,并进入预备状态。否则反馈No
  • PreCommit阶段

本阶段协调者会根据第一阶段的询盘结果采取相应操作,询盘结果主要有两种:


情况1-假如协调者从所有的参与者获得的反馈都是Yes响应,那么就会执行事务的预执行:

1.发送预提交请求 协调者向参与者发送PreCommit请求,并进入Prepared阶段。
2.事务预提交 参与者接收到PreCommit请求后,会执行事务操作,并将undo和redo信息记录到事务日志中。
3.响应反馈 如果参与者成功的执行了事务操作,则返回ACK响应,同时开始等待最终指令。


情况2-假如有任何一个参与者向协调者发送了No响应,或者等待超时之后,协调者都没有接到参与者的响应,那么就执行事务的中断。具体步骤如下:

1.发送中断请求 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abort请求。
2.中断事务 参与者收到来自协调者的abort请求之后(或超时之后,仍未收到协调者的请求),执行事务的中断。
一个或多个参与者返回否定信息/ 协调者等待超时的情况
  • doCommit阶段

该阶段进行真正的事务提交,也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1-执行提交

针对第一种情况,协调者向各个参与者发起事务提交请求,具体步骤如下:

1. 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事务commit通知
2. 所有参与者在收到通知之后执行commit操作,并释放占有的资源
3. 参与者向协调者反馈事务提交结果
执行提交

情况2-中断事务

协调者没有接收到参与者发送的ACK响应(可能是接受者发送的不是ACK响应,也可能响应超时),那么就会执行中断事务。具体步骤如下:

1. 发送中断请求 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事务rollback通知。
2. 事务回滚 所有参与者在收到通知之后执行rollback操作,并释放占有的资源。
3. 反馈结果 参与者向协调者反馈事务提交结果。
4. 中断事务 协调者接收到参与者反馈的ACK消息之后,执行事务的中断。
中断事务


2PC与3PC的区别

相对于2PC,3PC主要解决的单点故障问题,并减少阻塞,因为一旦参与者无法及时收到来自协调者的信息之后,他会默认执行commit。而不会一直持有事务资源并处于阻塞状态。

【在doCommit阶段,如果参与者无法及时接收到来自协调者的doCommit或者rebort请求时,会在等待超时之后,会继续进行事务的提交。
其实这个应该是基于概率来决定的,当进入第三阶段时,说明参与者在第二阶段已经收到了PreCommit请求,那么Coordinator产生PreCommit请求的前提条件是他在第二阶段开始之前,收到所有参与者的CanCommit响应都是Yes。一旦参与者收到了PreCommit,意味他知道大家其实都同意修改了。
所以,一句话概括就是,当进入第三阶段时,由于网络超时等原因,虽然参与者没有收到commit或者abort响应,但是他有理由相信:成功提交的几率很大。

但是这种机制也会导致数据一致性问题,因为,由于网络原因,协调者发送的abort响应没有及时被参与者接收到,那么参与者在等待超时之后执行了commit操作。这样就和其他接到abort命令并执行回滚的参与者之间存在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如果进入PreCommit后,协调者发出的是abort请求,如果只有一个参与者收到并进行了abort操作,而其他对于系统状态未知的参与者会根据3PC选择继续Commit,那么系统的不一致性就存在了。所以无论是2PC还是3PC都存在问题,后面会继续了解传说中唯一的一致性算法Paxos。】

疑问?

两段提交协议和三段提交协议之后,协调者会收到事务提交的结果。那么,如果参与点有的提交成功,有的提交失败,协调者是怎么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问题的呢?

(望知友解惑):

参考资料:

分布式协议之两阶段提交协议(2PC)和改进三阶段提交协议(3PC)

关于分布式事务、两阶段提交、一阶段提交、

Best Efforts 1PC模式和事务补偿机制的研究

两阶段提交协议与三阶段提交协议

部分示意图来自博文:分布式事务-两阶段提交与三阶段提交

本文来自:知乎

感谢作者:知乎

查看原文:分布式一致性之两阶段提交协议、三阶提交协议

1739 次点击  
加入收藏 微博
暂无回复
添加一条新回复 (您需要 登录 后才能回复 没有账号 ?)
  • 请尽量让自己的回复能够对别人有帮助
  • 支持 Markdown 格式, **粗体**、~~删除线~~、`单行代码`
  • 支持 @ 本站用户;支持表情(输入 : 提示),见 Emoji cheat sheet
  • 图片支持拖拽、截图粘贴等方式上传